3月3日時全國第23個愛耳日,在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愛護耳朵,保護聽力的一些生活建議,幫助大家預防聽力障礙,保護自己的耳朵,也給老年朋友一些識別預防耳聾的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1.打電話時經常感覺聽不清。
2.當兩個人或更多人同時說話時,感覺要聽清他們的話有點困難。
3.經常有人抱怨你把電視機音量開得太大。
4.為了聽清別人的話,需要使勁去聽。
5.經常要求別人重復一遍所說的話;經常感覺聽不清女性和小孩說的話。
6.經常錯誤理解別人說的話,并因此作出了不適當的反應。
7.經常有人因為你沒聽懂他說的話而惱火,對人際交往產生嚴重影響。甚至漸漸與社會隔離,不與他人交流,自我封閉。
8.認知能力下降,表現為思維活動變慢、知覺想象能力匱乏、空間覺察能力欠缺等。有研究表明,老年性聾可大大增加患老年癡呆癥的風險。
9.避險能力下降,對日常生活中的危險警告聲(如交通工具鳴笛、火警、周圍人的提醒聲等)的感知能力下降,對聲音的定位能力下降,對危險警告信號的方位判斷出現問題。
10.可能出現耳鳴、失眠等癥狀。
藍皮書指出,青少年群體的聽力管控目前屬于監(jiān)控盲區(qū),娛樂性噪聲暴露成青少年群體聽力損失主要原因。
藍皮書稱,青少年普遍長期使用耳機等不良用耳習慣已經成為非常突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但未得到廣泛重視。中國報道的青少年聽力損失的發(fā)病率為1%-19.23%不等,且男性發(fā)病概率高于女性。噪聲的暴露強度、時間及個體易感性差異是目前公認的獨立危險因素。
根據藍皮書,由于青少年較其他年齡階段人群更熱衷于參加各類娛樂活動,所以娛樂性噪聲暴露(如頻繁使用個人音頻設備,如耳機、播放器、游戲機,以及接觸各種強聲刺激,如經常到KTV、搖滾樂等娛樂場所)是青少年群體聽力損失的主要原因。
藍皮書指出,噪聲長期累加暴露,直接造成了不可逆的永久性聽力損失,尤其是早期的雙耳高頻聽力損傷容易被忽視。而這種高頻聽力損失未及時避免而繼續(xù)噪聲暴露,久而久之則會造成全頻率段聽力過早進入不可逆的嚴重聽力損失階段,而噪聲性聽力損失目前尚無特效藥治療。
藍皮書還指出,課業(yè)負擔過重和精神持續(xù)緊張、體育鍛煉減少造成的身體抵抗力降低,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造成單側聽神經永久性嚴重損傷的情況屢見不鮮。
專家表示,“60-60”是國際公認的耳機聽力保護原則,耳機音量不能超過最高音量的60%,每次持續(xù)使用時間不要超過60分鐘,兒童最好不使用耳機。
這兩年,市場上開始流行各式各樣的降噪耳機,尤其受到青少年的追捧。
商家說這種耳機可以利用芯片抵消或減弱外界噪音,打著保護聽力的招牌。但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的風險監(jiān)測顯示,五成的降噪耳機降噪量不足,不僅無法有效保護聽力,反而存在一定的聽力損傷風險。
測試人員模擬了車站機場等場所的噪音環(huán)境,輸送100分貝的總噪音量,然后打開測試耳機的主動降噪開關,檢驗主動降噪效果。噪音曲線圖顯示,測試耳機開啟主動降噪功能后,低頻段的聲音曲線與100分貝的噪音曲線幾乎重合,也就是說,這款耳機即使打開了降噪功能,耳機低頻部分的聲音仍然是100分貝。
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工程師趙靜解釋,開啟主動降噪以后,在數值上只下降了不到兩分貝,起不到降噪效果。測試工程師透露,當耳機的主動降噪量低于10分貝時,實際的降噪體驗效果并不好。
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監(jiān)督司安全評估處處長李賀軍表示,有較大比例的產品,降噪量控制不足,識別外部噪聲的精度也有一定不足,盡管最大聲壓級指標較為穩(wěn)定,仍需要提醒消費者,注意控制使用時間,以免造成聽力的損傷。
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認為風險監(jiān)測中五成的降噪耳機降噪量不足,可能會使消費者在噪雜環(huán)境中調高音量,而噪聲聲壓級過高,可能存在一定的聽力損傷風險,最終將這些耳機產品定為中等風險。
1.要挑選音質佳、雜音小的耳機。要保護耳朵,就要選擇高清晰音質、CD音質的耳機。千萬不要貪圖便宜,而購買低價劣質的耳機。
2.成人每天用耳機不超過3至4小時,青少年因聽覺器官還未發(fā)育成熟,每天不宜超過1至2小時,以間歇收聽為宜。
3.音量聽清楚就行,不要高音量,用耳機聽音樂應注意減小音量,以柔和不刺耳為宜,應該保持在40到60分貝為最佳。應挑選音量可以靈活自由控制的耳機,遇到聲音突然變大等情況可以及時調整,保護聽力。
4.耳機別只用一邊。
5.頭戴耳機比耳塞耳機傷害小些。頭戴式的耳機無需入耳,幾乎不會對耳道、耳膜產生傷害,對耳朵的損害最小。而且頭戴式耳機的音效非常好,在購買耳機時應該盡量挑選頭戴式耳機。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 sxmzlq.com鄂ICP備1600739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