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是我們接觸很多事物的第一肢體。生活中一不小心就容易手指受傷出血,很多人都會習慣性用嘴吸血,那么這個做法是可以的嗎?是否科學。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也許是看電視劇學會的,畢竟在電視劇里,切菜總能切到手),我們的手指或者其他部位受了傷,我們都會下意識地放到嘴里舔舐一下,覺得這樣可以消毒殺菌,有利于預防傷口感染。
那么,唾液真的有這種效果嗎?唾液可以殺菌消毒、預防感染?
唾液是人體內成分最復雜的液體之一,主要由腮腺、舌下腺、下頜下腺三對大唾液腺及其他許多小唾液腺分泌,每分鐘分泌0.5毫升左右。當受到進食、饑餓或者缺水等外界影響時,腺體受刺激,唾液分泌會增多。
人類一晝夜唾液分泌量大約為1000~1500毫升,其中大部分主動或被動地咽入胃里進行重吸收,用來維持體液平衡。
唾液的組成包括水、有機成分及無機成分等物質,水占唾液所有成分中的99%以上。
唾液中的無機成分主要由多種強弱離子組成,包括有Na+、K+、Cl-、Ca2+等,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幫助維持唾液的酸堿平衡,維持體內滲透壓,同時促進味覺的感知。
唾液中的有機成分主要是蛋白質等酶類,包括淀粉酶、脂肪酶以及黏蛋白等。不同的酶在口腔中參與食物的咀嚼、品嘗以及吞咽過程,如淀粉酶參與淀粉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脂肪酶對于油脂味的感知及質地感知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唾液中還含有少量的溶菌酶和生長因子等,其中溶菌酶是生物體內重要的非特異性免疫因子,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抑制外源微生物生長等功能。
而表皮生長因子、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促紅細胞生成素等這些生物活性物質,則具有一定的促細胞生長和血管生成作用,這也是口腔黏膜相比其他組織更新代謝率快的原因。
首先來說,唾液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潤濕食物來幫助食團的形成,促進吞咽,保護口腔黏膜免受機械的損傷,并通過淀粉酶以及其他酶的存在對食物起到初步消化的作用。
其次,唾液的分泌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包括人的年齡、飲食習慣以及藥物攝入情況、生活習慣等,因人而異,具有不固定性,無法準確持續(xù)地進行“消毒滅菌”。
更重要的是,唾液中的溶菌酶和生長因子含量極少,只能在就醫(yī)不便時進行簡便處理,而且還要傷口微小且表淺,一旦傷口較深,涉及表層下組織,可能反而有危害。
同時,口腔是人體寄居微生物密度最高、種類最多的區(qū)域之一,口腔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其中以細菌為主,這些微生物定植在口腔內,相互牽制,相互依存,和平共居,而一旦離開定植部位,就有可能產生致病性,甚至加重傷口的感染。
(警惕:一些特殊的傷口,例如貓、犬咬傷,銹釘扎破的傷口必須在規(guī)范消毒包扎處理后進行疫苗接種,防止狂犬病毒和破傷風梭菌感染。)
要注意的是,傷口的愈合不是簡單的消毒殺菌就行。
在預防感染的同時,需保持傷口及周圍清潔,處理傷口時要根據傷口性質和部位,正確清洗傷口,降低二次傷害,包扎傷口時應正確選擇大小合適、干凈舒適的敷料,此外,傷口最好不要受壓或粘貼太緊,以免阻礙血液循環(huán)。
如果傷口出現水狀滲出物、腐爛有異味、出血化膿或長時間不愈合等癥狀時,應及時到醫(yī)院接受診治;如果出現呼吸急促、發(fā)熱高燒、心悸心慌、脈率加快、頭疼惡心或傷口長期未痊愈等情況時,應盡快至就近醫(yī)院接受治療。
目前來說,唾液對傷口有多大的功效和優(yōu)勢、作用時間有多長以及如何避免傳染病的風險,都還沒有科學論證。
大家日常生活中難免有擦傷、碰傷,不能伸進嘴里舔舐一下就完事,要清楚地認識到,不論傷口大小、深淺,都要進行及時正確的醫(yī)學處理,才能讓傷口更快更好的愈合,也能避免引起更嚴重的后果。
(來源:科普中國)
關于我們 丨 聯(lián)系我們 丨 廣告合作 丨 誠聘英才 丨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8 武漢門戶網 sxmzlq.com鄂ICP備16007396號-6